现在所处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正文
心理沟通在精神科护理的重要性
(2013/11/18) 来源:市三院 六病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护理模式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也广泛开展,这就要求精神科护士每日要与所负责的病人根据病情进行交流,了解病人思想,教给病人应对症状的技巧,以帮助病人认识疾病并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一、熟悉病人的基本情况是心理沟通的基础

 

    要与一个人沟通,必须要了解他的基本情况,精神科更是如此,在接触病人前,首先要了解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接触病人尤其是第一次接触时缩短与病人的差距让病人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具体做法根据病人的职业特点、个性特征、兴趣爱好,选择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使病人在心理上对护理人员容易产生亲切感,甚至一见如故的感觉。否则可能会因为不了解病人的某些情况触及病人的隐私而致初次接触就给病人留下不良印象而产生阻抗。不仅会造成病人心理上对护理人员的疏远感,而且还能影响心理沟通的进一步开展,甚至会给治疗带来不良影响。

 

    二、掌握病人的病情是与病人心理沟通的关键

 

    由于精神病是大脑功能发生紊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其本身也缺乏对疾病的认识和判断,甚至认为自己的病态体验是正确的,从不主动向工作人员吐露或隐瞒内心体验,造成沟通困难,故了解病情是心理沟通的关键。这就要求护士要掌握病人起病原因、主要症状、病情程度、发展过程及治疗经过等。对于那些整日缄默不语或隐瞒症状的病人就需要我们向病人家属了解情况,参看以往病历或多观察接触病人并与其进行言语交流,发现病人的异常思维及情感。了解情况后,就可以据病人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心理沟通和护理措施。如对于消极抑郁有自杀企图的患者,护理人员就应当把心理护理的重点放在帮助病人树立继续生活的信心上,转移其轻生的思想,同时根据病人产生消极、抑郁和自杀企图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心理疏导和护理,以护止病人自杀成功。再如对有被害妄想、怀疑食物有毒而拒食的病人,护理人员可让病人与其他病人共同用餐或者护理人员先吃一点病人的食物,以消除病人的怀疑和对食物的恐惧感。

 

    三、关心体贴病人、尊重病人的人格是与病人沟通的桥梁

 

    尊重他人是沟通和交往的重要因素,由于许多精神病人本身自有卑感,如果得不到护理人员的尊重和关心,病人就容易产生不安和抵触情绪而影响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不利于工作开展。因此护理人员应处处关心病人,同情病人,站在病人立场上感受病人体验,尊重其人格,不能把病人的病态言行和离奇想法作为笑料传扬,更不能嘲笑和愚弄病人。对待病人要态度和蔼、举止大方,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不可斥责和哄骗病人,即使对病人的不切实际的要求,也应耐心解释、说服,对病人的隐私更应严格保密,不可随意谈论,否则不仅伤害病人尊严,还会使病人丧失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影响护患沟通,对于康复期病人认识到症状发作时的离奇古怪行为而产生羞愧抑郁状态,护士应主动与患者交谈,告知作为医护人员我们有职业道德会为他严守秘密,从而打消病人顾虑,稳定其情绪。

 

    四、语言沟通是护患沟通的主要方式

 

    由于精神病人大多无自知力且攻击性强,交流易受症状的影响。故护士与精神病人交流具有极强的挑战性。首先要针对病人的情况和心理问题制定谈话内容,另外,与病人交谈时的语气也同样重要,诚恳的态度肯定的语气可使病人产生信任感。若交谈时含糊不清、缺乏自信,则可引起病人对护理人员所谈内容的怀疑,影响心理沟通效果,交流过程中应使用通俗易懂、病人明白的语言,切不可使用医学术语。   

 

    五、非语言沟通在心理护理的作用也是不可少的

 

    非语言沟通包括仪表、动作手势、表情等。庄重的仪表会给病人一种信任感。如果过分的修饰打扮或不注意自己的着装在病人心理上形成一种华而不实或拖拉不恭的感觉,甚至会成为病人妄想的对象,影响与病人进一步的沟通,在交流中病人没有正常的交流技巧,护士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带有偏见情绪,恰当的动作、手势会给病人一种亲切感,增强语言性沟通的传达,病人对非言语性的交流是十分敏感的。因为医院陌生的环境和复杂的专业用语使病人产生恐惧不安,使患者会特别留心周围环境的信息及护士的非言语暗示,以作为了解情况的办法而病人的面部表情、姿式、手势等非言语性行为往往是护士观察和评估病人状况的手段之一。护士要集中精力理解病人,通过你的展示、尊重、同情、关心、体贴病人,努力建立一个交流-反馈的良性循环,获得更多的、可靠的信息,为治疗提供依据,从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版权所有: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