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使左心室负荷逐渐加重,左心室因代偿而逐渐肥厚和扩张而形成的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一般出现在高血压病起病数年至十余年后,根据心功能变化情况可分为心功能代偿期和心功能失代偿期。在心功能代偿期,病人可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在心功能失代偿期,则逐渐出现左心衰竭的症状,开始时仅在劳累、饱食或说话过多时感心悸、气喘、咳嗽,以后症状逐渐加重,上述症状呈阵发性发作,多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痰中带血,严重时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各型高血压达到一定的时间和程度使左室负荷加重,继而发生左室各壁心肌增厚,心肌重量增加。病变早期心室腔不扩大,呈向心性肥厚,左房可有轻度增大,晚期心室腔扩大,呈离心性肥厚。由于心脏的后负荷增加,导致心肌肥厚,顺应性降低。
临床表现:有血压显著升高,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心悸等。
超声特征:
1、直接征象:
(1)左室各壁增厚,多为均匀性增厚,也可有轻度非代偿性增厚。
(2)室壁运动增强:室壁运动增强为代偿性,多发生在病变早期。M型超声显示室间隔与左室壁运动幅度明显增高。但在病变晚期,心室离心性肥大时,各室壁的运动幅度则有所减低。
2、间接征象:
(1)由于心肌肥厚,心室顺应性减低,使得舒张期早期血流速度减低,而心房收缩期血流频谱A峰高于E峰,E/A比值小于1。
(2)左房内径增大,左室内径多正常或偏小。
(3)在病变晚期左房内可见二尖瓣返流束。(车 延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