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处位置:首页 >> 健康园地 >> 正文
关爱精神病患者
(2017/3/10) 来源:天水市三院 功能科
 

 

    一个家庭有了精神病患者,不但患者本人成了最无助的弱者,其家庭也到了社会的底层,受到歧视。甚至连治疗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机构也都难逃此厄。由于这种偏见,一些基本恢复正常的患者回到社会上后,仍被人看成是“精神病”,得不到信任。结果,他们受刺激后很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发生自杀的悲剧。从医学、人文学方面对精神病患者来看:首先,精神病患者和患有其它疾病的患者一样,是病人;其次,精神病患者是残疾人,是人世间最可怜的人。其它残疾人都有人关爱,有人心疼,但精神病患者没人管。其它残疾人可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但精神病患者连为自己辩护的能力都没有。因此,他们是社会上最弱势的群体。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对精神病患者的误解,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社会上存在偏见。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对精神病患者存在一种歧视误区:将精神病患者简单划分为“疯子”、“高危人群”,许多人因此对精神病患者惟恐避之不及,或者将患者往医院一送了之;其次,许多精神病患家庭困难重重,许多经济困难的家庭无法及时将精神病患者送治。关锁和遗弃是农村家庭对待精神病患者的常见手段;再次,精神病患者对自身的病情不能认识,他们畏病拒医,延误了早期的诊断与治疗。还有一部分精神病患者或心理问题患者不敢面对现实,耻于步入专科医院的大门,往往延误诊治。

    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都是内向、善良、认真、聪明的人,发病时的表现只是疾病的表现,精神病患者也是有人权的独立个体,他们的人格应该受到尊重。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病患者的智商与正常人差别不大,有的患者在某些方面甚至具有极高的天赋,在某些领域作出骄人成绩

    人们应充分认识到患精神疾病与患感冒、胃肠炎、心血管疾病一样,即不是自愿的,也不是想躲就能躲得掉的。因此应该消除偏见,勇于关注精神卫生健康,当人们心理上受到挫折与压力时应寻找自我解脱的办法,如加强思想修养、开阔心胸,转换情绪、分散心思,找知心朋友谈心或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等,但最主要的是找心理医生、精神科专家咨询,其心理问题获得解答和疏导帮助,求得安慰与解脱,以减轻其内心痛苦,消除心理压力。

    家有精神病患者,除加强社会管理及家庭监护外,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受精神刺激。坚持正规服药,一旦病情复发,及时送医院治疗。健康人也要关注自己的精神健康问题。现代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导致现代人心理疾病急剧上升的元素越来越多,不爱惜自己的精神健康,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也会急剧上升。(马吴丹  供稿)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版权所有: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