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呱呱坠地直到耄耋之年,无论是谁,生命中无法绕过的一个字眼就是“家庭”,家庭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有温度的词汇,既是我们面对外界压力时候坚固的铠甲,也是我们不愿被他人轻易触及的软肋。“家”的本意就是人的住所,而我们却给这个词赋予了温度,如果一个家没有了爱,那么家便仅仅是个屋子。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各自的家庭里感受亲情的温暖,同时也在这里体验到了痛苦和不安。
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每个人与外部打交道时,都会带着各自家庭的身份(某某的儿子,某某的妻子),无论一个人长多大,走多远,他的身上总是带有家庭的烙印。比如父亲是酒鬼,打母亲,女儿长大了就会找一个酒鬼的对象,离了再找的还是酒鬼,即使发誓再也不找酒鬼当丈夫,结婚后还是会将其训练成下一个酒鬼。父亲爱使用家庭暴力,那么女儿找的老公很有可能也是一个家暴者,离婚之后新的丈夫极有可能还是个爱家暴的男人,造成女儿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她的家庭互动模式造成,即便她的老公原本是个性格温和的人,也会被她“训练”成一个“爱家暴”的男人。如果孩子在小时候经常看着父母争吵,那么他长大之后对人际关系就会变得敏感,缺乏安全感。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在家庭治疗师眼中则是,“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无论是缺位的父亲还是失控的母亲亦或是焦虑的孩子,看似个体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我们家庭之间的互动模式出了问题。心理学家曾奇峰曾经说过:“所有的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这句话对于家庭治疗也是极其适合的。
很多家庭来寻求帮助的时候都声称“只要XX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好”,或者说:“只要XX不再多管闲事,我们家就没问题。问题都在XX身上,我没有问题。”很多家庭都把注意力聚焦在出问题的家庭成员上,却忘了问自己“我做了什么,让他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在自然界的系统里面,一部分的变化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而每个家庭的系统也是如此,个体和个体之间每一个行为都会产生关联效应,重要的不是改变家庭中的某个人,而是每个成员作为系统的一部分,只有把人放在整个家庭系统里,才能更好的理解他现在的样子,知道在每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才能更好的理解他的行为。当个人出现心理症状的时候,我们要思考也许是整个家庭卡在某个发展阶段上了,就像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作为整个家庭而言,既关心最后一根稻草,同时也关心压在骆驼身上的所有稻草。
在我们心理门诊几乎每天都会有焦虑的父母带着自己的孩子来寻求帮助,父母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迫不及待的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好起来,一来到门诊就会滔滔不绝的和大夫诉说很多孩子目前的“不良行为”(打架、逃课、上网、乱发脾气......)。作为治疗师,我们可以理解父母的焦虑,但依旧把关注点放在夫妻双方身上:“你们夫妻两个关系怎么样?”听到治疗师这么问父母通常都会很困惑,明明是来咨询孩子的问题,为何会问到夫妻关系。事实上夫妻关系才是家庭中的最基本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夫妻关系的继续和完成。在一般家庭中女人负责家庭内部的幸福,男人负责家庭成员的安全、家庭的运作。我们经常会说,妈妈教会一个孩子如何跟自己相处,而父亲则教会一个孩子如何和社会相处。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无论父亲和母亲,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由于我们家庭的一些问题,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父母一方的角色缺失,只有一方在教育孩子的情况出现,或者是夫妻双方在教育孩子上无法达成一致,会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吵架甚至大打出手。
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的第一反应不是去感受孩子的内心,而是想着有没有什么快速的好办法,让孩子重新成为父母、老师眼中听话的“好孩子”。所以家长来求助时,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孩子……”,似乎心理治疗师只要搞定孩子的问题,一切都就迎刃而解了。事实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所谓的不听话的“坏孩子”,而且也没有任何一个孩子真的想做一个别人眼中的“问题少年”。那些在家长眼中“无法沟通,不听话”、网瘾、厌学,甚至打架的孩子,在他们这些行为背后,也许是深深的悲伤和求助。作为父母,不能只看到孩子表面的不良行为,更重要的是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究竟在发生什么?
作为家长,似乎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和关注,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做的很多事却有意无意让孩子感受到了被“遗弃”。从心理学的角度遗弃分为三种,第一种,实质上的遗弃,把孩子丢掉,任其自生自灭,这种遗弃对孩子的创伤,无论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显而易见的。第二种:心理上的遗弃,忽略孩子的基本需求。遇到困难没有别人帮忙的时候,孩子无法肯定自己是珍贵的,值得被认真对待的。例如:酗酒的父亲,母亲深陷于自己的痛苦,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感受。第三种:虐待,父母虐待孩子常见的理由便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以及“孩子原本就属于父母”。长时间的虐待会让孩子产生习得性的无助,当孩子认同暴力之后,他也会成为一个施暴者。虽然没有任何一对父母想要真的“遗弃”自己的孩子,但是在心理层面来讲,家长的一些行为,或多或少会让孩子变得没有安全感,不信任他人。
每次有家长问我该怎样处理和孩子的关系时,我通常会问孩子“如果你遇到比较大的困难,你首先会向谁求助?”同样我也会问家长“当你的孩子有困难的时候,你觉得他会第一时间想到谁?”很多时候家长会因为这个问题陷入沉思,我们似乎和孩子朝夕相处,但彼此之间却没有足够的信任与爱。在家庭治疗中经常会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在场”,作为父母,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便是“在场”。这里所说的在场,是父母要以独立的、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陪伴者出现在孩子身边,而不仅以父母的角色出现。父母在场可以分为不同种类:物理的在场、系统的在场以及情感的在场。
物理的在场,作为父母而言是最容易做到的,它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一直在身边,随时为孩子提供支持和照顾。让孩子能够衣食无忧,不会为自己的生存而担心。
系统的在场是指家庭成员相互支持,同时核心家庭成员之外也有亲朋好友。一旦家庭遇到困难,亲朋好友可以帮忙解决问题。家长一方面有能力寻求资源的帮助,同时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孩子以及核心家庭,抵挡住来自外面的压力,允许孩子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而不是社会期望的样子。时刻传递给孩子一个信念,我们是一家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的家庭就像一个无坚不摧的整体,无论何时何地都会为你挡风遮雨。
情感的在场指父母本身是自信的、稳定的,相信自己有能力照顾自己的孩子,做称职的父母。他们既投入与孩子的互动之中,又能与孩子保持适宜的边界。父母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也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能体会到孩子的想法、感受和愿望,即便没有时刻在孩子身边,但情感的流动一直伴随着孩子。作为孩子不会感到孤独,而是知道无论何时都可以从寻求支持。父母的三种在场,会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安心,保持情绪的稳定与心情的舒畅,而这恰恰是孩子积极乐观生活的保证。
我们经常说良好的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而言,在不同的阶段总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当某个家庭成员出了问题,对于自身是个难关,对于其他家庭成员亦是难关,如同在每个家庭成员之间打了诸多无形的结。这些无形的结让我们卡在成长的路上,家里的千千结如同大网一样,让我们的眼睛变得不再清明,我们看不到家人为我们做的努力甚至感受不到来自对方的爱。事实上家庭从来都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而是一个讲情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只顾着评判对方的对错,却忘记顾及对方的感受。当我们让每个家庭成员之间的爱再次流动起来的时候,我们的亲情就会在爱中重新得到滋养。(张莉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