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处位置:首页 >> 业内新闻 >> 正文
喻东山: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选择
(2013/12/30) 来源:四川精神卫生
 

 

    七、无效处理之二

 

    1、强化治疗 如果氯氮平试验无效,则对特定症状可用特定强化治疗。如焦虑、激越、失眠和紧张症可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强化;心境不稳、敌意、反复发作性攻击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可用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强化;精神病后抑郁可用抗抑郁药强化,但拟儿茶酚胺类抗抑郁药可加重幻觉、概念瓦解、紧张症、严重兴奋或精神病性攻击,宜慎用;强迫症状可用5一羟色胺回收抑制剂强化,其中氟伏沙明升高奥氮平血浓度,既抗强迫,又可减少奥氮平用量,从而减轻服奥氮平所带来的经济压力,氟伏沙明还升高氯氮平血浓度,宜慎用;药物治疗无效的极端障碍可用电抽搐强化治疗,最近一项Cochrane回顾了23个试验,以有限证据支持:单用药物治疗部分有效者,电抽搐治疗可作为辅助治疗。

    2、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是指两种抗精神病药合用,研究自然门诊病人1年,57%的病人服多种药物2个月以上,43%的病人服多种药物半年以上,尽管医生经常用多种药物治疗,但对其功效、安全性缺乏随机对照研究。喻东山认为,联合治疗时倾向高效价联合低效价药物治疗(奥氮平作为低效价药物使用),使神经毒性与躯体毒性不重合。如果两种高效价药物联用,则叠加神经毒性;如果两种低效价药物联合,则叠加躯体叠性,均不宜。

 

    八、心理社会干预

 

    1、支持治疗 精神科医师应与病人和家属形成治疗联盟,解决日常问题,医生语速快,对治疗自信,采取同情方法,必要时讲诉自身体验帮助病人认识问题,鼓励病人和家属正确用药和心理社会治疗,可降低复燃率,改善社会功能。

    2、主观能动性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能接受患病现实,主动与医生合作,认识到治疗过程中挫折在所难免,建立支持网络,消除歧视和耻辱感,渴望恢复,则对病情恢复有利。

    3、依从治疗 精神分裂症病人长期治疗,75%的曾经服药不依从,而服药不依从能增加急诊率和住院率。不依从因素包括男性、无自知力、共患物质滥用、治疗联盟差、治疗消极、缺乏家人支持。医生根据病人的偏好和迫切感,适时干预,根据临床恢复水平和认知缺损,逐步介绍下列方法:(1)依从性治疗:即心理教育联合认知治疗;(2)动机会谈:帮助病人认识到,要达到个人目标,需要治疗依从;(3)行为强化程度:使用电子药盒,或某种电子提醒器(如手机设闹铃),或家属看着病人服药,如果病人住校,家属每天发短信,提醒病人服药,每周检查药盒,是否少了相应的药量;(4)治疗物质滥用;(5)社区支持:包括工疗站和工疗车间。

 

    九、预后考虑

 

    1、一般情况 男性、病前功能差、家属高情感表达,病后长期未治疗、注意损害者预后差。精神病未治疗时间越长,缓解越慢,缓解越不全。相反,快速干预能缩短精神病未治疗时间,防止神经发育畸变。

    2、发作次数 精神分裂症首发病人比复发病人的疗效好,常用低剂量即有效,且不良反应较大,治疗34月就有70%以上的症状缓解,1年末有83%的完全缓解,其中半数以上病人完全或部分恢复学习和工作。

    3、临床表现 幻觉和妄想较重者预后差,原发性阴性症状预后差。急性期有情感症状者预后好,首发年轻精神分裂症病人门诊治疗一年后,操作性记忆、警觉和早期知觉加工正常者,预示能恢复工作;非原话性语言复述和警醒正常者,预示能学会社交技术,解决社交问题。

    4、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治疗数天就有症状改善,且无肌张力障碍,预示几周-几月后疗效好;锥体外系反应重者预后差,抗精神病药足量足程治疗后,阳性、阴性和认知症状持续存在者预后差。

    (喻东山.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选择[J]. 四川精神卫生, 2013 1: 50-53.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版权所有: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