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患者前扣带回皮层区域(ACC )与颞中回的连接增强,但正常对照却未发现这种连接增强,而ACC区被认为可能和核心自我相关。
总之,神经影像学的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前驱期患者与自我相关的CMS脑区存在结构、神经活动及连接的异常,因此从自我异常的角度出发很可能寻找到精神分裂症前驱期早期识别的神经生物学标志。但目前尚未见到应用与核心自我相关的神经心理范式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进行fMRI研究,使得我们还不能在认知神经科学层面十分确定自我异常是否是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核心病理特征,神经基础是否定位于CMS。未来研究中,有必要对超高危人群(UHR)进行进一步的行为和功能影像学检查,以便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在精神分裂症出现之前其现象学异常的神经基础。
五、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从神经影像学、神经心理、神经电生理和分子遗传学对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神经生物学标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离最终答案仍有很大的距离。已有一些学者认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研究者未能具体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本质病理特征进行研究。现象学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表型之一是基本的自我感知异常,并且在疾病额前驱期就已经体现,这吸引人们将自我异常作为精神分裂症(包括前驱期)的精神病易感性表型标记进行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前瞻性研究。今后我们应从不同的自我层次出发,整合现象学、前驱期不同的临床表现和神经生物学发展精神分裂症的全面模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阐述精神分裂症病理核心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