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孕期药物治疗的利弊及非药治疗对胎儿的影响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和患者。现就妊娠对精神病的影响及妊娠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妊娠对精神病的影响
妊娠对精神疾病的影响尚无一致意见;目前逐渐被大家接受的观点是妊娠对精神障碍不是一个保护因素;相反,精神障碍在妊娠期间可能会加重。根据文献的观点,治疗比不治疗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患者发病风险小。
2、妊娠期如何选择抗精神病药
妊娠期用药需参考以下因素:①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母体和胎儿健康的威胁;②用药对生育的安全性;③患者承受症状的能力。医生需与患者合作,权衡用药的得失。
近15年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不断问世,除氯氮平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评定为B级(无证据表明在人类中存在风险)以外,其他都被归类为C级(风险无法排除)。临床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系症状(EPS)较少,对阴性症状有效;从药理学角度来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5-羟色胺-多巴胺拮抗剂(SDA)”、“可以快速解离的D2受体拮抗剂”、“D2受体部分激动剂(DPA)”以及“5-羟色胺受体部分激动剂”;相较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这些药物通常被选为治疗精神分裂症一线药物。McKenna等在一项前瞻性比较研究中将60例孕期患者暴露于奥氮平、49例暴露于利培酮、36例暴露于奎硫平、6例暴露于氯氮平,并与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的孕妇患者相匹配,两组未显示出显著差异。因此认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无明显的致畸作用。瑞士出生登记数据库进行的一项包含了所有公民的研究,所有女性(约为1千万人)在参加第一次产检时即入组。1994~2005年间登记的958729人中2908例孕早期服用过抗精神病药或锂盐;在排除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孕期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外,570例因孕期不同的精神问题服用了抗精神病药(460例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101例使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结果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胎儿出生缺陷(主要为心血管缺陷)的可能性是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1.5倍。然而这些缺陷仅发生在服用典型抗精神病药患者中。该项研究进一步证实孕期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相对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更为安全。以下对常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代表药逐一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仅限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2.1、氯氮平 氯氮平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代表,是SDA,脂溶性高,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并很快与母体的药物浓度达到平衡。由于胎儿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比成年人弱,因此胎儿组织与血液中的药物比率高;而且胎儿心脏直接对脑的输出量比例大于成人,胎儿脑组织能更迅速地接受到通过胎盘弥散的药。氯氮平还可导致粒细胞缺乏症,因此氯氮平对胎儿有潜在的风险,也被国内外精神病权威机构列为二线抗精神病药。胎儿期暴露于氯氮片的新生儿需定期行血细胞计数检查。礼来公司全世界药物警戒安全性数据库显示,妊娠时接受氯氮平治疗(包括23项前瞻性和11项回顾性研究)13%出现自发流产,5%死产,5%早熟,但无重大畸形。我国最新版药典(2010版)关于氯氮平使用的不良反应中无导致胎儿畸形及死胎的相关文字阐述,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一栏中,也只是标注孕妇禁用,没写明任何原因。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新编药物学》第17版(2011年)也无氯氮平导致死胎的报道。2007年在大鼠和兔子的生殖研究中,动物服用了相对于人类剂量2~4倍的氯氮平未对胎儿造成影响;2013年夏明红等报道1例长期服用氯氮平300mg/d的产妇生产死胎的病例。
2.2、奥氮平 化学结构与氯氮平相关,也是SDA,但较氯氮平效价更高,无粒细胞缺乏,EPS少,主要不良反应为抗胆碱能作用、头晕、体质量增加,能显著升高三酰甘油水平,增强胰岛素抵抗,是抗精神病药物中最能增加心脏及代谢风险的药物;偶尔会引起威胁生命的高渗性昏迷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项前瞻性研究中,23例孕妇患者口服奥氮平5~25mg/d未发现致畸风